csapp malloc lab

一个动态分配器的要求是:

  1. 处理任意请求序列
    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对请求的先后顺序以及释放操作发生的时间(甚至是否发生)做出任何假设。
  2. 立即响应
    这里不是指要实现无阻塞的分配,而是说我们的请求要是在线的,我们不能进行缓冲或者重排
  3. 使用堆
  4. 对齐
  5. 不能移动已分配的块

一个动态分配器的目标包含下面两点,我们能看到的是这两个性质往往互为trade-off。

  1. 最大化吞吐率
  2. 最大化存储器利用率

【未完待续】

内存管理的通常方法

位图(bitmap)

查找位图中指定长度的连续为0的串是相对较为耗时的

隐式空闲链表

隐式空闲链表由表头、有效载荷和填充组成。这里填充的作用体现了分配器的策略,例如我们需要它来对付外部碎片。

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链表的next指针在哪里,其实这是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头部的size字段来跳转到下一个块。下图中每一个正方格表示4个字节,我们看到我们可以仅通过遍历头部就能选取下一个空闲块。

搜索空闲链表有首次匹配法、下次匹配法、最佳匹配法和分离匹配法,其中分离匹配法包括Linux的伙伴系统。
当我们匹配到的空闲链表块过大时,我们可能会选择切分。当分配器释放一个已分配块时,如果这个块与其他空闲块相邻就会造成假碎片(fault fragmentation)现象,我们需要进行合并(coalescing),合并可以是立即的,也可以是推迟的。立即合并具有常数开销,但可能会造成反复的合并-分隔这样的抖动,因此推迟合并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方式。为了方便地进行合并我们需要一个类似prev指针的机制。Knuth提出一种边界标记(boundary tag)技术,为每个块后面加上一个脚部,现在可以向前跳跳转了。

此外,我们发现只有前面块时空闲时,才想要去合并,才会有访问prev的需求,于是可以将前面块的状态维护在当前块低三位中的另一位上,这样我们就可以取消已分配块的脚部了。

显式空闲链表

隐式空闲链表的实现比较优雅,但它对块的分配(首次适配的分配时间)与堆块的总数成线性关系,所以对于通用的分配器并不适合,只能作为一种baseline。
显式链表增加了prevnext指针,现在我们可以将所有的空闲块单独串联起来。现在对于串联的顺序我们也可以进行设计了,首先我们有较为简单的LIFO原则,也就是将新释放的块放到链表的头部。为了提高地址利用率,我们可以按地址顺序组织链表(现在和隐式链表的顺序相同了,但不包含已分配项)。

简单分离存储

分离存储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思路,我们现在将所有的块按大小分成若干不同大小的类,称为大小类(size class)。
简单分离存储实际上维护了一系列链表,每个链表链接了同一个大小的所有块。我们每一次申请不分割既有块,如果没有就直接向系统请求一个chunk,分割成指定大小添加至链表中;每一次释放也不合并相邻块。这样的方式会造成大量的内存碎片(由于不分割)和外部碎片(释放后不合并)。

伙伴系统

Linux使用伙伴系统进行分离适配,在Linux中每一个大小类都是2的幂,在最初的阶段只有一个$2^m$的块。对于一个长度为x的请求,我们将它向上舍入到$2^k$的幂,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用(x + mask) & (~mask)来表示。如果我们找不到恰巧的,就只能找到第一个能容纳的$2^j$大小的块,下面我们要在这个块中裁出$2^k$的块供分配。裁剪的方法就是不停二分,直到得到两个$2^k$大小的块为止。每一次对半的切分得到的两个块互为伙伴,我们将多余的那一份放到对应的链表中存储,容易看出只要给定地址和块大小,我们能够轻松地得到伙伴的地址。例如某块的地址为0bxxxx1000,那么它伙伴的地址一定是0bxxxx00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