羽毛球训练纪实

记录一下一些要点

Day 1

主要是两点:

  1. 转腰
  2. 架拍

击球时先转腰,后架拍,手腕不能进一步引拍了,否则击球会不稳定。我的坏习惯是手腕进一步引拍,以增加击球力量。

Day 2

教练认为,在击球转腰的过程中,手臂不一定要完全转过来,从而贴近耳朵。这么训练的目的是增加转腰的意识。

教练认为,在跑动的时候,也要注意架拍的三点一线。否则这会导致击球的不稳定。

我觉得这里高远球最重要的还是练习转腰挥拍的连贯性。过早过晚会导致击球动作变形。也会导致击球点偏下。转腰的时候,一定要将身体完全转过来。

Day 3

几点:

  1. 在击球的时候,左脚往后扭,可能是因为侧身不到位。
  2. 挥拍的时候小臂不要僵硬,而是要发力。
  3. 击球完之后,要有回收的动作。
  4. 握住球拍的时候,不能松。在击球的瞬间,需要发力。
  5. 如果是高远球,击球的位置不能太过往下压。
  6. 侧身时,从水平线上来看,左脚相比右脚要靠后,不然就转不正。

Day 4

继续纠正发力时候大臂僵硬的问题。主要是:

  1. 小臂在接触球的时候,需要发力。这个发力的时机比较重要,如果击球时机准确,会有很清脆的声音。
  2. 在挥拍的时候,大臂不要僵硬。比如抡大臂,将大臂甩出去,肩膀也跟着往前冲,然后头往前栽的那种感觉。

介绍了一个保护膝盖的方式,也就是并腿半蹲屁股贴着墙站。

Day 5

介绍了一个跨步的击球方式:

  • 重心需要在右脚单脚上(实际上可以直接单脚站立)。
  • 通过转髋来实现跳跃。
  • 左脚先落地,右脚再落地,脚尖要朝前。

注意,不能是扫堂腿,而应该有个跨步的动作,先左脚落地,后右脚落地。整个击球过程是在空中和转髋同步完成的。

通过跨步,可以实现一个新的步伐。在跳步后,右脚是朝前的,中心也在右脚而不是左脚。此时可以朝前垫一步走:

  • 后退时,是右脚在前左脚在后的。不同于之前的立即转身,这次是先整体向后跳一步,然后再转身,转身后后撤步一到两步调整位置。
  • 击球时,暂时不使用跨步的技术,但是击球完,右脚顺势向前,形成右脚前左脚后的站姿。然后向前跳一步,然后分别迈左脚和右脚上步。此时挥动球拍可以碰到球网。

Day 6

首先纠正了跨步的技术。可以左脚前,右脚后分立在羽毛球场的两条边线上。然后右脚蹬地,在空中完成旋转。此时,右脚应该朝前跨出,感觉在做高抬腿。左脚自然会先落地。击球的动作随着转腰就一并完成了。注意,右脚是脚后跟落地,落地要轻一点。在落地后,左右脚实际上交换了位置,依然踩在两根边线上。整个动作,必须左脚先落地,右脚再落地。击球要在空中。

然后,我问了下平飞球的处理方法,教练说也要架拍。推荐直接网前干死。

然后,我问了下所谓内旋的问题,教练说没必要刻意。

然后是高远球的练习,结合上次学的步伐。我提前热身了半小时,所以这次比较熟练。感觉对于击球点,和转腰侧身的感觉更好了。发力也更集中。

然后就是扑球的教学。这个类似于杀球。抢高点,小臂手腕用力向下。这里不能是点下去,而是得发力,杀球的终末,球拍可以处于网下的,哪怕球杀下网。

然后是挑球的教学。不需要引拍,不需要做捞的动作。手腕要往外撅,仅通过手臂和手腕将球往前上方打。这里,纠正了握拍:不能拳式,食指得伸出来。高远球也得这么握拍,我后面发现发力也更容易了,感觉有根筋会拉住。在挑球的时候,不能冲过了。也就是右脚在前,左脚在后,右脚踩到白线就差不多了。

问了下后撤步膝盖左右移动疼的问题,教练说得外八,脚跟着地。

Day 7

感觉今天是螺旋式上升的一天。主要还是练习的后场的高远球。

因为前几天我和别人对打的时候,发现我的击球的声音不是很清脆响亮,教练的意思是可能是球拍接触球的角度有问题。

首先,今天握拍改成了半拳式握拍了。教练和我对象讲解了握拍的方式,也就是虎口对着拍框捋下来。

今天的练习,感觉是几个问题:

  • 绷着,没有放松
    这个应该指的是小臂没有充分发力,而是很僵硬地转腰把球打过来
  • 球拍有切的动作
  • 没有打到球拍的甜区,而是在偏上方,这就有种很顶的感觉

下面几个应该是一个问题:

  • 收拍的时候,最后是往上勾的,有点类似收剑入鞘的那个动作还要再多绕一点角度
  • 挥拍的时候,会有从右往左扇耳光的感觉

这里的原因是我为了避免之前几节课肩膀往前甩的问题。我感觉原因如下:

  • 我挥拍完,重心太往前了,导致人直接冲出去了。按照教练的意思好像是核心没有收住。

教练的建议是:

  • 挥拍,也就是小臂做完内旋之后,其实已经完成了击球,这个时候可以直接把大臂放下来。
  • 大臂放下来时候,可以让握拍手摸着肚子,确保自己的核心是收住的。

另外今天进行了左右后场跑动的训练,也就是没有那么右脚在前左脚在后的小跳了,而是直接转侧身后撤步。

我个人的感觉,我打的比较好的球,基本上都是要迎着球上去的。基本上转身之后,右脚可能还会有个踮脚起来的动作。

整体来讲,我觉得挥拍接触球的速度,比挥拍的幅度要重要很多。

Day 8

先和我对象打了会,我对象打球掉肘严重,击球滞后。这实际上导致了她发力的时候把球是碰过去的,而没有形成合力,并且打框。

今天是练了后场高远以及前后场的转换。总体来讲,这次高远球好了很多。有个提高点是手腕要随挥的时候发力。

此外,还学了反手前场挑球。

Day 9

今天练习了四方步:

  • 【中->左后】首先,我们在场地中央往左后方移动。此时直接转身做后撤步。
  • 【左后->右前】击球后,右脚顺势跨出。此时做一个向前跳的启动,走或者跑到右前方。最后,肯定是迈左脚,然后最后右脚迈到前面,同时完成挑球动作。
  • 【右前->右后】击球后,直接向后场小跳完成启动。这里不要专门侧身,比如左脚后右脚前这样跳。然后,就继续侧身后撤步,击球。
  • 【右后->左前】击球后,同样小跳启动,然后往左前走。最后,是先迈左脚,然后同样是右脚弓箭步上去完成挑球,此时要切换到反手握拍。
  • 【左前->中】击球后,小跳启动回中。

教练强调了很多和拉手相关的问题。击球的时候,左手不要抱在胸前,也不要伸到后面。自然拉到身体左侧就行。

假期的练习

感受:

  • 架拍要高。
  • 高远球的击球点要高,要迎着球打。
  • 手腕不要绕,不要二次引拍。因为已经侧身了。我现在觉得二次引拍可能会让击球点偏后,拍子反而加速不到位。
  • 打完要回中。我习惯打完球看下球在哪里。
  • 挑球要直着,核心要稳定。

Day 10

主要问题:

  • 切拍比较严重
  • 教练认为我过度纠结于内旋,他强调动作要简单
  • 然后,我甩大臂很明显,教练觉得我体质大概就这样
  • 我打完球之后有个勾手腕向上的动作,教练说是手腕发力不正确

Day 11

主要需要注意问题即可:

  • 手腕手臂硬,挥拍的时候没发力就被甩到前面
  • 从后往前的挥拍我会搞成从左到右
  • 肩膀要放松,但是核心不能垮

Day 12

下午学的。

Day 13

主要学习了杀球。

  • 杀球为了能发力充分,转体需要完全转过来。

Day 14

进一步练习了杀球

  • 杀 + 扑(正手)

注意跑动的时候,脚尖要朝向球。

今天的四方球练习,感觉很容易把球往我的左边打。应该是切拍比较严重。教练的意思是:

  • 手臂手腕发力是一瞬间的事情,我肯定是动作太大了。
  • 击球是在 1 点钟位置,不是 12 点。

Day 15

学习了放网技术。

接左边网前球的时候,先迈左脚,再右脚弓箭步出去。这个时候因为跨步比较大,重心到了右脚,左脚可能会被带出去。这样就先退左脚,然后小跳回中。
弓箭步如果没有跨出去的话,就可能会先退右脚。

放网的时候:

  • 正手
    • 要做成类似挑球那样,手腕要往外撅。
    • 脚步不要冲的太往前。先准备,然后弓箭步往哪里迈,是看球头的方向的。
    • 球拍要去找球头。但不能把膀子直直的、硬硬的伸出去。
    • 球拍不能太立,不然就成了把球往前平推了,必然下网。
    • 球拍也不能太平,要取一个中间角度。
  • 反手
    • 从下往上击球,手腕动的太多就成了勾对角了。

Day 16

今天继续是放网,然后最后是高远球+放网。还练了下搓球。

放网的话,主要是:

  • 现在拍头很容易是直的,这样推出去,估计是乒乓球的习惯
  • 容易动作幅度太大,二次触球,或者直接挑出去了

Day 17

今天依旧是高远球+放网。我跑的很累,教练觉得现在发力没太大问题了,球也很响,但是动作还是太丑,很费力。进行了调整:

  • 放网我冲的太过了,重心都散掉了。实际上放完之后,是需要立即小跳回中的。
  • 放网的时候,需要先伸手出去,然后脚跟着球拍。相当于球拍带着脚走。
  • 高远球的发力现在已经好很多了,但是架拍太高了。教练将我的架拍调整为一个锐角。
  • 高远球要肩膀带动手臂往前,而不是往左边转肩膀。

Day 18

今天高远球+放网要好一些了。

学习了抽球:

  • 后交叉,并步也行
  • 启动的时候要先迈一下右脚,相当于中心过去,这样左脚才能交叉步,觉得有点不适应
  • 跑动的时候就要略微引拍了,身体可以侧过去,觉得有点上下身分离的感觉,不太适应
  • 最后一步,弓步要朝网,脚尖朝外,这样这一步才算跨出去
  • 从准备开始重心就要压低了

五一训练

膝盖疼

Day 19

学习了滑板和吊直线。

吊球的时候,要注意动作的一致性。也就是吊球的一开始的动作和高远球杀球是一样的。也需要转正身体,这里我经常没转正。

吊直线的时候,手指要发力。

Day 20

学习了吊斜线。

这次的动作走形了很多。主要是没有转腰,然后手腕会想转很多,往下勾,想把球压下去。其实手腕是不能动那么多的。

然后就是相对高点,拍子不要举那么高。肘不要动很多,也就是不要甩大臂,主要靠手腕手指发力。

Day 21

课程涨价了。。。

Day 22

膝盖还是很疼,还是等了两周再来上的。

提了几点:

  • 内旋挥拍的时候,肘的位置不需要特别高。因为如果特别高的话,就不太好把前臂甩上去,结果变成了甩大臂了。
  • 高远球和吊球的时候,不要身体晃来晃去,这个在吊球的时候非常明显。原因是高球反正有力气,又是正拍面,打就完了。但是吊球的话,脚不到位就不行。
    • 另外,挥拍的时候,如果站不稳,也可能考虑是不是发力太大了。其实没必要发那么大的力。

另外,我感觉高远球的击球点可能要比吊球高不少。这就导致可能我往上能打高远球的点,是打不到吊球的。但是我如果等一下,球又会跑到后面去了。这一点还没有得到解答。

教练提到,可以面朝墙站立,然后挥拍。如果转腰的时候拍子碰到了墙,说明可能有勾手,或者就是惯性太大了。然后就是内旋把小臂甩打出去。注意,整个过程中,不要压手腕。

另外,我转腰也有需要注意的:

  • 左脚在前,需要转,转到脚尖朝前。
  • 右脚也需要转动,这里包含一个重心的转换。
  • 后撤步的时候,两脚不要在一个水平线上。不然转过来的时候,腿都扭成麻花了。

Day 23

跟我对象讲了跳挥。需要往后迈一大步,这个时候,左脚是有一个在地面拖动的过程。

拍了一下我吊球的过程,从中我学到了:

  • 吊球的时候,也是要把小臂给转上来的。我很容易就是直接连着大臂一起动,很僵硬。但你想高远球肯定不是甩大臂啊。
  • 重心依然是不稳定的,教练说我后仰可能有点太严重了。进一步说,我应该在更前的位置击球。
  • 包切我老打成削球。实际上,我觉得是打的动作,就是包切了。也就是拍面侧着,然后挥。挥完之后,拍面应该是朝下而不是朝上的。

另外,我有一个想法,就是我手腕扣腕,实际上不是手腕发力,而是手腕泄力。因为发生了位移,发力就不集中了。

在今天的训练中,我很注意转腰。但我发现可能和我膝盖受伤有关系,我转腰是不彻底的,经常只是转肩膀,没有真的把重心切换过来。最明显的就是我的左脚没有转到朝前。
另外,我的动作幅度会比较大,教练提到会有:

  • 头会往下看
  • 架拍会晃动
  • 后仰太多了

Day 24

首先是吊球,因为我周中看了下视频,发现吊球也得把小臂甩上去,而不是挥大臂。所以来了我就试一下。本周的时候,有家庭在学,那个小孩哥打的很好。那个妈妈觉得我的问题是:

  • 架拍现在太垮了
  • 吊球的时候,身体没有转过来
  • 脚下小碎步太多了

教练补充道:

  • 我的吊球,腰大臂都不需要发力,手指发力
  • 高远球击球点不是在正上方,而是在前上方一点钟方向。如果是正上方,就会顶到。我觉得我是正上方,这个感觉可能是个误解。吊球和高远球击球点一样,而杀球的击球点更低一点
  • 吊球,如果找不到球,可以等球稍微掉下来一点

进一步优化了下高远球的发力。可以尝试的动作:

  • 挥拍的时候,右脚同时跨出
  • 击球的瞬间,右脚不要落地,而是继续提着
  • 击球完之后,右脚才落地

这样一来,发力会好很多,基本都能打出爆破音,另外,收拍的动作也更加自然。

在随后的周中,我看了下李宇轩的一些视频,我发现他说的吊球的握拍,需要在高远球握拍的基础上有点变化,待确认是否适合我。